羞羞动画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软件_放荡的情妇

城市概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概況——社會事業(六)

更新時間:2018-03-19 12:07:44 來源:m.aniluna.com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第六節 體育運動

  湘西自治州傳統體育源遠流長,豐富多彩?,F代競技體育是20世紀初傳人并開展起來的。作為一項事業,則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才逐步形成的。1949年后,湘西自治州的體育事業由初興、發展到崛起,由普及到提高,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后,貫徹“以競技體育為先導,以訓練工作為重點,以學校體育為基礎,以民族體育為特色”的“四為”工作方針,湘西自治州體育事業進入了一個全面協調、健康發展的新時期。

  一、傳統體育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民族、民間體育活動,湘西自治州民族民間傳統體育獲得了生機。1954年湘西苗族自治區首次召開民族體育表演座談會。1982-1984年組織人力對民族民間體育進行挖掘整理,并編纂成《湘西體育風采》。1982年3月,湘西自治州舉行了規模盛大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1986年5月承辦了湖南省首屆少數民族運動會。此后,如期選派運動員參加湖南省和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在歷屆省民運會中,湘西自治州獎牌總數均名列前茅。1991年在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獲金牌1枚,1995年在全國第五屆民運會中又獲金牌1枚、銅牌兩枚和兩個第5名。獨具特色的酉水“藍、白尾龍舟”;鳳凰沱江的“連體龍舟”;長199.9米、160人上場揮舞而被列入吉尼斯大全的花垣邊城“巨龍”,都以它特有的魅力在中華民族傳統體育中占了一席之地。湘西自治州的高腳競速、高腳競技、高腳撞架已推廣到全國,成為國家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州、縣市均建立有民族體育項目運動基地,提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運動水平。花垣縣兩次被評為全國民族體育先進單位。

  為保族保家、強身健體,湘西民間尚武自強之風盛行,操拳習武者遍及土鄉苗寨。1953年,湘西苗族自治區在永順舉行全區武術選拔賽,1978年在吉首市舉辦全州武術觀摩表演賽。1982年,州體育運動委員會組織人員深入調查,對土家族、苗族武術進行挖掘整理,并出版了《中國土家族武術》、《苗族武功》兩本專著。1983年在吉首舉辦了首屆武術散打擂臺賽,并成立州武術協會。此后每隔2 -3年舉行一次全州武術比賽。1988年成立湘西自治州武術館,招收青少年進行武術培訓。1983年,州體委秦可國被全國武術協會、中華武術中心評為“當代中華武林百杰”。

  州域智力體育內容豐富,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對于開發少年兒童智力有很好的作用。棋類項目有30多種,如螺絲頂棋、窩窩棋、象棋、打三棋、五行棋、爭王棋、豬娘棋、轉轉棋、牛角棋、褲襠棋、夾子棋、田字棋等。牌類有上大人牌、骨牌、坎牌、麻將牌、點點紅、戳和、九十六等。

  傳統體育游戲品類繁多,據1984年調查,主要有120余種。有的表現生產生活,有的反映軍事技術和紀念民族英雄,有的表現民族風情和祭祀活動。這些體育游戲既滿足了各族人民文化娛樂的需要,又兼有增強體質、提高生產技藝的效用,深受各族人民所喜愛。每逢春節、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端午等民族節日,群眾都積極參加這些活動。1994年湖南省把“端午”定為農民體育節。當年,全州舉辦龍舟賽,7個賽區共99支龍舟隊參賽,運動員3800人,觀眾達48萬人。有些項目原屬一個民族所獨有,隨著生產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有些活動項目已為土家族苗族、漢族等各民族所共享,其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有土家族的擺手舞、茅谷斯,苗族的跳鼓、上刀梯等。80年代,永順、龍山曾舉行上萬人參加的大擺手活動。跳鼓成為苗鄉群眾性娛樂健身活動。

  二、群眾體育

  清朝至民國時期,域內經濟落后,社會動蕩不安,工農群眾沒有機會參加官方組織的體育活動。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體育逐漸發展,人民群眾成為體育活動的主要對象。2005年,全州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達40萬人。

  老年體育是20世紀70年代末逐漸興起的,進入8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均壽命的提高,離退休職工人數的增加,老年人要求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日益強烈。1983年4月,州老年人運動員劉玉謙參加全國老年人長跑比賽,獲5000米第4名。1984年5月,成立湘西自治州老年人體育協會,老年人體育在老年人體協的組織領導下,逐步發展起來,活動內容日漸增多,除門球、保健操、登山、武術、氣功、迪斯科等30多種健身項目之外,還有趣味性的斗雞、養鳥、養魚、盆景等10余種。

  20世紀80年代初,州內開始有領導地組織傷殘人參加體育活動。1982年,舉辦全州第一屆盲人、聾啞人運動會。1985年,成立州傷殘人體育協會,并舉行全州第一屆傷殘人運動會。之后,每4年舉辦一次,極大地促進了傷殘人體育事業的發展,湘西自治州傷殘人體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4年9月,在雅典舉行的第十二屆世界傷殘人體育運動會中,永順縣田榮在游泳比賽中,勇奪S7級50米蝶泳金牌,并以31″32的成績刷新了該項目的世界紀錄;另外,他還取得了400米自由泳銀牌和1個第5名、1個第8名的好成績。10月13日,在田榮17歲生日這天,湘西自治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協在吉首為他舉行了隆重熱烈的慶功表彰會,州委副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龍頌江給他頒發了6萬元獎金。

  三、競技運動

  1964年,州、縣相繼建立11所業余體校,進行各項競技運動專項技術訓練。進入90年代后,湘西自治州競技運動實施“辦成一批強縣、形成一批強項、建成一批強校、培養一批強人”的“四強”戰略,并根據運動員力量好、耐力好的特點確定的力量型、長距離、水上項目和女子項目為重點的“力、長、水、女”“四字”方針之后,湘西自治州的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呈現出繁榮興旺的勢頭。截至2005年底,州籍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1枚,世界錦標賽金牌1枚、銀牌2枚,亞運會金牌1枚,亞洲錦標賽金牌9枚、銀牌3枚,全運會金牌3枚、銀牌2枚,并數十次打破世界紀錄。湘西自治州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參加亞運會和奧運會突出貢獻獎。

  舉重,特別是女子舉重,是湘西自治州競技運動中最耀眼的一環。州域各族人民喜愛舉石鎖、石擔,于舉重運動有好的基礎。1964年,古丈縣曹文富在湖南省舉重比賽中獲得男子輕重量級第1名,1974年,在第二屆省運會上,他又獲得舉重中重量級第1名。1980年州業余體校組建舉重隊。1986年,陳愛民在全國首屆女子舉重錦標賽中,獲77.5公斤級抓舉第1名,并打破該級別抓舉和挺舉兩項世界紀錄。1991年,古丈縣龍玉玲在第四屆亞洲女子舉重錦標賽中,奪得52公斤級金牌3枚,并創一項世界紀錄。1993年,龍玉玲、羅衛紅在亞洲女子舉重錦標賽中,奪得金牌5枚,2人7次超4項世界紀錄。1994年,古丈縣陳初富在全國青少年舉重比賽中,獲金牌1枚、銀牌2枚。1995年,全國少年舉重比賽在古丈舉行。

  楊霞,保靖縣人,土家族。她是湘西自治州各族人民的驕傲,是舉重運動造就了她人生的輝煌。她從小吃苦耐勞,訓練刻苦認真。1997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上,楊霞與古丈縣苗族運動員龍玉玲并肩拼搏,勇奪女子舉重54公斤級金、銀牌,并打破該級別全國紀錄。這是湘西自治州運動員在全運會上奪取的第一枚金牌。1998年12月8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第13屆亞洲運動會上,楊霞奪得53公斤級舉重金牌,并以120.5公斤和212.5公斤的成績分別打破該級別挺舉和總成績兩項世界紀錄,實現了湘西自治州運動員在亞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9月18日,在第27屆悉尼奧運會上,楊霞僅試舉5次,輕松戰勝所有對手,從而登上了女子53公斤級舉重的奧林匹克最高領獎臺,并以抓舉100公斤、挺舉125公斤、總成績225公斤的成績打破了三項世界紀錄,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女子舉重奧運金牌的運動員,結束了湘西自治州無人參加奧運大賽的歷史,圓了湘西幾代體育工作者的奧運金牌夢。

  水上運動。州域河流縱橫,水上運動是湘西自治州的又一強項,其中又以皮劃艇最為突出。1987年,州業余體校新開設皮劃艇班,招收學生12名。次年該項目發展到吉首、瀘溪、鳳凰、保靖4所業余體校。1992年,在湖南省第二屆青運會中,湘西自治州代表隊一舉奪得皮劃艇金牌8枚、銀牌12枚和銅牌9枚的好成績,獲該項目團體總分第1名。

  體操。州境很早就有“段綿”、“疊羅漢”等傳統體操,有較好的體操基礎。1972年,吉首少兒業余體校開設體操班,當年參加省少年兒童體操比賽,就取得男甲團體第1名、男乙團體第3名、女乙團體第2名的優異成績。1974年各縣業余體校相繼開設體操班,在第三屆省運會中,湘西自治州男、女體操隊分獲團體總分第一、二名。1995年,永順縣馬繼游參加在中國香港舉行的國際體操比賽,獲得金牌4枚、銀牌1枚。

  田徑、籃球、乒乓球,在州內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省運動會中,都曾取得過較好的戰績。2002年,湘西自治州在湖南省第九屆運動會中,奪得金牌51.5枚,金牌總數在全省14個市州中位列第五位。四、場館建設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七軍四一七團率先在鳳凰建成簡易操場;永順縣將原教場坪改建成含250米環形跑道的小運動場。1953年,吉首教場坪改建成吉首廣場;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時,吉首廣場擴建成400米5跑道的田徑場;1964年增修可容5000觀眾的固定看臺。1970年為迎接湖南省乒乓球賽,州革命委員會投資興建了州體育館,可容納3000觀眾。1975年鳳凰縣建成一個可容納600名觀眾的簡易體育館。1977年保靖縣建成露天游泳池。1978年州業余體校修建占地面積為1299平方米的體操房。1979年貫徹國家體委《全國體育事業發展綱要(草案)》,各縣城鎮體育場地建設納入城市建設規劃。1982年,州內有大小運動場52個,籃球場1486個,共占地129萬平方米,人均約0.4平方米。1986年龍山縣建成400米6跑道運動場和3000座位的體育館。1987年鳳凰縣一中建成400米8跑道標準運動場。1992年吉首市建成50米8泳道游泳池;吉首市民中建成400米標準田徑場以及40個靶位的射擊場。1994年,古丈縣在耕地少、財政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征用50畝土地,修建了一個400米跑道的標準田徑場和能容700觀眾的舉重館。為迎接40年州慶,州政府決定在吉首市砂子坳籌建能容納1.5萬人的州民族體育中心,1993年破土動工,1997年建成使用。之后不斷完善,至2005年,州民族體育中心建有主體育場、大眾健身廣場、兒童戲水池、游樂場、網球場、輪滑場、綜合訓練館、國民體質監測樓等場館。國家體育總局“雪炭工程”和“民康工程”項目資金分別給綜合訓練館和國民體質監測樓以極大支持。湖南省體育局扶持湘西自治州修建了全民健身廣場、網球場和兒童健身場,為州民族體育中心鋪設了塑膠跑道。為進一步有效緩解體育場地設施的不足,根據群眾的喜好,各縣市在城郊山坡修建健身路徑,僅吉首市健身坡的健身路徑就長達10多公里。至2005年,湘西自治州體育系統建成有帶看臺的田徑場6個,體育館5個(其中2個正在建設中),游泳池(館)5個,體操、蹦床、舉重、羽毛球、武術訓練房6個,乒乓球、臺球房40間,健身廣場2.17萬平方米,健身路徑2.2萬米,健身苑7100平方米,全民健身設施正逐步完善。湘西自治州的體育事業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邁著可喜的步伐,為豐富、活躍人們的生活,強健人們的體魄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