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动画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软件_放荡的情妇

城市概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概況——歷史沿革與社會變革(三)

更新時間:2018-03-19 12:07:57 來源:m.aniluna.com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第三節 土地改革

  土地是廣大勞動人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廣大農民群眾賴以生存的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湘西封建勢力猖獗,地主豪紳與官匪勾結,大肆兼并土地,殘酷壓榨剝削農民。據不完全統計,在土家族集中的永順、龍山、大庸、桑植等縣,地主人口只有總人口的5%~7%,而占有土地面積是總面積的40%~50%,有的地方達70%;貧困農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60010,而只占有土地總面積的10%左右。在苗族集居地區的鳳凰、吉首、花垣、瀘溪、古丈、保靖等縣,地主人口約占10%,占有土地25%,有的地方達到50%;貧困農民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40%—50%,占有土地僅10%左右。地主豪紳依靠其占有的土地,采取地租、高利貸、押金、雇工、收禮和無償勞動等形式對農民進行殘酷剝削。農民辛辛苦苦勞動得來的糧食,往往要拿出六或七成給地主。災荒之年農民討米逃荒,賣兒賣女,難以度日。“農民身上兩把刀,租子重來利錢高;擺在面前三條路,逃荒上吊坐監牢”,這就是廣大農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州域各縣勞動人民翻身得解放,祖祖輩輩受苦受難受盡剝削和壓迫的勞苦大眾從此站起來當家做了主人。但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剿匪安民、減租反霸、生產度荒、禁煙禁毒、民主建政等各項工作緊迫而繁重,解決土地問題只能緩后。至1950年3月,州域各縣在剿匪基本結束的地區,率先開始動員農民開展減租反霸運動,初步打垮地主階級當權派的政治威風,并在經濟上給地主階級以沉重的打擊,提高廣大農民的階級覺悟,解決了廣大農民春耕和夏荒的困難,為土地改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為了徹底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耕者有其田”,從根本上鏟除勞動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根源,解放生產力,湘西行署貫徹執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農民協會組織條例》、《關于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湖南省實施細則》,開始在中心區進行土地改革試點。12月,召開第二次專縣聯系會議,著重討論土改與生產結合問題。并決定由上而下成立土改委員會,在中共黨委統一領導下,分工負責,黨委書記任土改委員會主任,專員、縣長任副主任。黨政機關干部除銀行、糧食、貿易、稅務干部外,全部參加土地改革工作。土改工作分三批進行。第一批1950年冬至1951年4月;第二批1951年6月至9月;第三批1951年10月至1952年4月。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土改后續工作和土改復查全部結束。

  1950年冬至1951年春,第一批土改在瀘溪、大庸、永順、古丈等中心區進行,一般都在清明前后結束,轉入春耕生產。為了搞好邊遠山區和苗族地區的土改工作,充分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行署、專署均作了深入調查研究,走訪貧困農民,聽取各方面意見,弄清了苗族地區的階級狀況和農民的要求。在苗族地區地主占農村總人口3%左右,個別村寨達5%,富農占4%,中農占30%,貧雇農約占60%。廣大無地少地的農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獲得經濟上的徹底解放。中共湘西區委書記周小舟根據調查研究的情況寫出調查報告和工作方案上呈毛澤東主席,得到毛主席的批準。1951年10月下旬,中共湘西區黨委召開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部署土改工作,正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照顧民族特點,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抓好民族地區的土地改革。11月中旬,苗族人口占總人口70%的永綏縣(今花垣縣)開始舉辦第一批土改工作學習班,培訓土改工作隊員250人,學習《土改法》、《湖南省土改實施細則》及有關方針政策和方法。重點把握和執行了6個重要環節:充分發動群眾,通過憶苦、訴苦、挖苦根、算受剝削賬,提高雇農和貧下中農的階級覺悟。準確理解和貫徹“依靠貧農、雇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改總路線。正確執行政策,保存富農經濟,中立富農,富農自耕或雇人耕種的田土及其他財產給予保護。對半地主或富農出租的土地,超過其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數量少者,只征收其出租的那部分土地。對地主應徹底清算其剝削,沒收其土地和其他財產,但不挖地財,不掃地出門,分給他們應得的一份土地、房屋等。對中小地主及惡霸地主應區別對待,分化瓦解地主階級,孤立和打擊頑固的地主惡霸,打擊面小,說理斗爭,不準亂打亂吊,須法辦的,經批準分別依法處理。組織階級隊伍,建立基層政權。土改勝利果實,要經過民主討論公平合理地分配,不得平均分配。工作要細致,不得草率從事走過場。經過訪貧問苦、扎根串聯、宣傳政策、培養骨干、建立農會、組織階級隊伍斗爭惡霸地主,劃定階級成分等步驟,繼而沒收地主的土地、房屋、耕畜和農具,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同時,按政策給地主留有部分土地和生產資料。1952年4月,各縣土地改革勝利結束。全區26.835萬戶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得耕地、山林6.6667萬公頃、房屋8.5萬間、耕牛1.3萬頭、農具23萬件、糧食175萬公斤。保靖縣在土地改革中劃地主1321戶、6532人,富農677戶、3541人,中農1.1266萬戶、5.0487萬人,貧農1.1223萬戶、4.5453萬人,雇農2714戶、7701人,小土地出租639戶、1659人,其他339戶、2991人。

  1952年10月,中共湘西區委、湘西行政公署根據土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組織開展全區查田定產工作。抽調830名干部和土改工作隊員1506人,教員451人,知識分子718人,其他階層人士108人,歷時兩個月,經過普丈的鄉有1051個,自報互評的鄉有334個。核定全區有稻田面積14.0621萬公頃,旱地面積50. 5687萬公頃;稻田定產3436. 0344萬公斤,單產162.5公斤/畝;旱地定產4805. 0671萬公斤,單產63公斤/畝。查田定產后全區稻田面積增加32. 9630萬畝,增長12%;產量增加492. 5705萬公斤,增長12%;田地平均畝產減少25.5公斤,減產15%。查田定產工作,糾正了土改中的遺留問題,合理調整了農民負擔。

  經過土改,湘西農村的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地主作為封建剝削階級被徹底消滅了,廣大農民從根本上翻了身,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分得土改果實的農民約占農村總人口的65%。

  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生活水平明顯改善。據不完全統計,1952年7月至1953年3月,國營貿易部門銷售棉布2. 2381萬米,比1951年到1952年的同期增長1120/0。新中國成立以前湘西食鹽昂貴,達到“斗米斤鹽”的程度。1953年共銷售食鹽375.5萬公斤,是1950年的4.06倍。原來所住的茅草屋都逐步換成了瓦房。古丈縣新坪鄉第一保123戶,土改前有57戶住茅草屋,29戶出外討米,14戶以做短工、做長工為生,土改后全部換成了瓦房,外出討米、做長短工的均回家自耕自食了。

  鏟除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進行史無前例的土地改革,這是一場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在這場斗爭中,封建地主階級不愿退出歷史舞臺,以各種手段千方百計進行阻撓和破壞。他們利用宗族親戚關系,施展酒肉美人計,收買覺悟不高的農民和干部;利用歷史遺留下來的民族隔閡,散布謠言,挑撥離間,煽動民族糾紛;組織假農會或派爪牙打入農會,從中進行操縱、破壞,勾結壞分子殺害土改積極分子;隱匿財產,破壞農具,毒死耕牛,威脅恐嚇群眾;隱瞞田產,企圖改變成分,逃避斗爭等等。

  為了取得這場斗爭的徹底勝利,在區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土改工作隊深入農村宣傳發動群眾,充分依靠群眾,嚴格執行土改總路線,扎根串聯,引導農民挖窮根,吐苦水,提高覺悟。同時,大力培養農民骨干,組建農民協會,壯大階級隊伍,沖破宗族、地域、情面的束縛,查地主階級發家史,算剝削賬,揭露地主壓榨農民血汗、破壞剿匪、反霸、土改運動的罪行,并以“自報公議”、“三榜定案”的程序劃分階級成分,分清階級陣線。在這個基礎上發動群眾查田評產,按政策沒收地主土地、山林、房屋及其他財產,征收富農出租的部分土地,以行政村為分配單位,鄉為調劑單位,進行土地分配。在照顧原耕地的基礎上,實行統抽統補,好搭壞,遠搭近。盡可能滿足貧農雇農要求,適當照顧中農的利益。翻身農民分得土地,敲鑼打鼓歡慶千年土地回老家,村村寨寨喜氣洋洋。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