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动画_欧美精品亚洲网站_黄网站色成年片大免费软件_放荡的情妇

張家界衛生

疾病防疫

更新時間:2018-03-19 12:10:15 來源:m.aniluna.com 編輯:okzjj.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四)疾病防疫
【民國時期防疫】 沒有疾病防疫機構。慈利,由于政府對防疫工作不夠重視,以致疫病流行,危害嚴重。以天花為例:民國8年,慈利金巖竹廊院子3戶人家,在13天內,因天花死亡14人。民國14年,慈利溪口天花流行,死亡二百余人。開復興協商號的于延香家感染天花后,不到一個月,死亡8人。民國24年,國太橋墟場及其附近天花流行,當時總人口1808人,病333人,占18.4%;死116人,病死率34.8%。當地患天花留下180個麻子,被稱為“麻子街”。由于疫情嚴重,政府也采取一些防疫措施。民國30年注射霍亂、傷寒菌苗20749人,接種牛痘15338人。民國31年注射霍亂傷寒菌苗3110人,接種牛痘4720人,注射鼠疫疫苗499人。民國34年,鄉間疫病流行,慈利縣衛生院派員前往治療,查出染病患者944人,經醫療康復者878人。【解放后防疫】 解放后1952年,桑植縣人民政府設立縣防疫委員會,實行防疫管理。在全縣5個區108個鄉,建立98個鄉級衛生委員會,每鄉設l~2名衛生員,負責疫情報告工作,對時疫麻疹、回歸熱、痢疾等流行病進行防疫。1963年,縣人委成立防疫領導小組、抗瘧領導小組、腸道傳染病防治指揮部、飲食衛生監督小組,對全縣瘧疾、腸道傳染疾病開展防治。1964年,為加強疫情管理,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網,設疫情報告隊60個,配1名專職疫情管理員,59名兼職報告員,1148名義務報告員(生產隊保健員兼任),實行定人、定點、定期的疫情報告制度。與大庸、龍山、鳳凰等縣建立疫情交換聯系制度,與州內其他兄弟縣交換防治資料,互報疫情動態,實行計劃免疫,完成各種預防接種30745人次,接種率達76.8%。“文化大革命”初期,防疫機構撤銷,隊伍解散,預防接種等不能落實,傳染病回升。1970年,防疫站恢復,逐步落實防疫措施,各種疾病有所下降,1978年,縣防疫站在小溪公社辦計劃免疫試點,對0~7歲兒童建卡發證,制定《計劃免疫工作實施辦法》,后在全州推廣,并被評為全州計劃免疫先進單位。1985年,完成各種接種441675人次,接種率在90%以上。防疫站建立接種異常反應小組,開設計劃免疫門診,對城鎮741名兒童發放預防接種證,小兒麻痹糖丸、麻苗、卡介苗、百白破三聯菌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等6種生物制品接種率達90%以上。【霍亂(副霍亂)】 1949年前在永定鎮及沅溪鄉、四都坪鄉幾次暴發流行,每次死人數以千計。1949年大庸解放后,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普遍種菌苗,提高飲水衛生質量,從1952年起已無霍亂病報告。近年來,隨著對外開放,傳染病的威脅在國內有反映,但張家界風景區開放至1988年尚無疫情報告發現。衛生防疫站對此病(2號病)的防治,每年都進行預防檢疫。市人民醫院及中醫院開設常年腸道門診,便于及時發現可疑病和疫情。為防止萬一,衛生防疫站還成立機動隊,備有相應器材和藥品,有疫情及時出診,提高撲滅疫情的可靠程度。桑植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就基本消滅了霍亂,60年代控制了副霍亂的傳入。為防止霍亂、副霍亂傳入,1981年成立“二號病”防治指揮部和防治機動隊。并進行專業知識技能訓練。1982年各區鎮社舉辦“二號病”防治學習班,培訓機動隊員4名,召開公安、工商、民政等25個單位的聯系會議,還在天子山進行“二號病”防治演習,考核機動隊的防治應急能力。【天花】 在大庸的流行由來已久。民國34年(1945)5月4日《大庸民報》載“本縣天花流行甚熾,西教、天南等地死于此病者,數以百計”。大庸民間的痘科先生采用“觀音菌”的接種方法,對防止天花流行和減少死亡有一定的作用。民國21年(1932)政府設置牛痘業務,北固、西教、武衛、天南鄉于民國32~33年(1943~1944年)開辦鄉衛生所施行免費種牛痘。1950年,省人民政府衛生處提出:“要大力普種牛痘,爭取二三年內消滅天花”。1951~1952年大庸縣訓練種痘員255人。1950年至1953年春,經過五次種痘防疫,全縣共接種218031人次,完成全民普種牛痘的任務。經檢查,1952年全縣徹底消滅天花;但每年冬春種牛痘仍堅持到1957年。1958年至1967年,除每年冬春季種牛痘外,還每隔五年開展一次全民普種。僅“文化大革命”期間中斷兩年。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世界消滅人類天花后,大庸的接種牛痘工作隨之停止。民國11~12年(1922~1923).桑植水獺鋪(今瑞塔鋪)流行天花,數日內蔓延全縣,死者甚多;民國37年(1948)五道水流行天花,土溪村幾天倒床40余人,死亡7人,未死者多數毀了顏面。1950年天花暴發流行, 全縣發病5594人,死亡867人。僅利福 塔就有天花病患者245人,死亡42人。 省防疫大隊來縣突擊防治,培訓種痘員 273人,接種牛痘20106人,至1951年, 天花基本消滅。 【麻疹】 1967年以前,麻疹是大庸傳 染發病率居首位的疾病。在長期的防治實 踐中,發掘民間中、草藥單方、驗方。用 紫草根,貫仲湯進行預防服藥有一定的作 用;神砂六一散能減輕麻疹病人癥狀和減 少并發癥。但在麻疹疫苗應用以前,麻疹 流行仍十分猖獗。1956年全縣患麻疹有 10252人,死483人。1959年全縣麻疹流 行,僅永定鎮元月份患者就達194人,死 亡20人。1964年全縣麻疹患者6188人, 橋頭公社死亡70多人。在慈利,每年都 有散發或局部流行。50~60年代,發病 率在1000/10萬以上,1956年最高達 2440/10萬。在桑植麻疹曾多次大流行。 1963年,瑞塔鋪、官地坪、城郊3區發 病5169人,死亡225人;1966年全縣發 病7673例。百日咳是縣內兒童常見傳染 病,1966年和1977年兩年中發病較多, 分別為3333例、3444例。全市自1967 年起,普遍應用麻疹減毒活疫菌后,發病 率顯著降低。每五年左右發生一次,流行 雖有出現,但患者死亡率已明顯減少。尤 其是實行計劃免疫后,有效地保護易感兒 童,形成鞏固免疫屏障,杜絕大面積流 行,但在計劃免疫中欠落實的地方,仍然 出現暴發點。 【痢疾】 痢疾在大庸久已流行,1949 年縣城發生病例300人,其后四十年從未 間斷。由于痢疾流行菌株種類多,變異, 在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上,醫藥科研人員甚 感棘手。至今尚無可靠的免疫制劑廣泛運 用。1949年至1988年間,病例數以千計 的有16年。其中1983年后發病年平均在 1000人以上.1986年達2010人。幾十年 來對痢疾的防治,一是宣傳教育,開展愛 國衛生運動,注重飲食衛生,搞好飲水消 毒,切斷傳播徑;二是積極防治病人,減 少傳染源,防止擴散傳播。痢疾發病人數 在傳染病中居第2~5位。在慈利縣.1950年占傳染總數的24.2%,1952年占32.8%.1953年占26.54%.1980年仍占20.4%。由于防治技術水平提高,病死率由1960年的9.73%降至1987年0.93%。在桑植,全縣發病率高,每年均有流行。1974年病5045例。1981年分離菌株121份,分離出福氏41株,宋內氏4株,未定型4株。【流感】 流行性感冒在大庸縣每隔1~2年發生一次。發病最多的1957年達15680人,1958年全縣發病9000多人。流感發病后死亡率雖然很低,但流行快,發病范圍廣,常常使許多家庭連料理家務、煎藥的人都沒有,對工農業生產危害大。1959年胡家坡鐵廠27.4%的工人患病,生產被迫停頓。1966年東風水庫民工在一周內發病數百人,影響施工。1971年縣衛生防疫站曾分離流行毒株,生產出減毒活疫菌,取得較好的預防效果;但因代價太大,未能堅持大面積地開展疫菌生產和預防接種工作。中草藥對流感防治有一定的作用,又未得到普遍重視,因此,流感防治被動性大。【流腦】 全稱為流行性腦脊膜炎,冬季呼吸道傳染病中一種發病快,癥狀兇險,死亡率高的急性傳染病。大庸縣1950年至1969年的20年間,每隔2~3年流行一次,病人數百人至千人不等。每當流腦發生季節,城鄉普遍搞中草藥煙熏作空氣消毒或服用中草藥煎劑進行預防;也曾使用藥物滴鼻、噴喉等方法,由于操作不當而接觸口、鼻粘膜造成感染,1979年已中止上述預防措施。1980年以前接種的流腦菌苗對本病的保護作用甚微,副作用大而被淘汰。1985年開始試用提純的A群多糖體菌苗保護率在85%以上。80年代后,惟一采用的是磺胺藥作疫點處理,只要保證劑量,預防徹底,效果甚好。慈利,僅1950、1954.1956、1958年無病例,此外每年都有散發。1959—1960年和1967~1969年曾引起流行。1959年“大躍進”,人口流動頻繁,民病率達到182. 25/10萬,為解放后最高峰。“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學生“大串連”,發病率達到133. 94/10萬,1971年恢復縣防疫站后,為嬰幼兒及兒童預防接種50萬人次,制止流行。1987年發病率降至5. 28/10萬。流腦為桑植縣常見多發傳染病。流行期4~5年,發病高峰在每年3月。1958~1988年累計發病1569例,其中1963年發病211例,死亡41人。1979年,據谷羅山、南岔、澧源等社鎮調查統計,幼兒和學齡兒童帶菌率為13%。乙腦,1971年發病最多達194例,死亡20人;1985年發病22例,得到較好控制。【瘧疾】 俗稱“打擺子”。民國30年(1941年)瘧疾流行,永定鎮居民四千余人感染,發病率高達25%以上。解放后五十多年,大庸縣瘧疾流行時起時伏。1950年至1957年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1957年發病率高達185.67/萬,病例絕對數為4265例。60年代的平均發病率水平降低了,發病率最高的1962年(152.55/萬)也比1957年低17.8%。70年代前期發病率猛增,發病率最低的1972年也在120/萬以上,1970年是新中國建立后發病率最高的一年,為245.25/萬。80年代發病率只有10. 91/萬,是歷史上最穩定的十年,發病率最低的一年為1981年。大庸縣為了壓低發病高峰,突破抗瘧工作的徘徊局面,1979年點服用乙胺嘧啶食鹽預防間日瘧,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1980年擴大到全縣14個公社一個鎮,連續四年效果明顯。全縣瘧疾發病數由1978年的4054人,減少到了1988年的61人。新中國成立后,慈利瘧疾流行有4個高峰:1956年民病率1019. 13 /10萬.1963年2400.95/10萬,1970年 1609. 93/10萬,1977年1209. 61/10萬。為防治瘧疾,縣防疫站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和省防疫站指導下,進行一系列科研活動:1973年進行防瘧片2號與乙胺嘧定預防間日瘧效果觀察,1975年進行磷酸氯奎寧抗藥性測定,1984年進行稻田養魚滅蚊試驗和按蚊調查,結合防治實踐,取得較好效果。1987年瘧疾發病率降至71. 50/10萬。桑植.1951年發病942例,發病率41. 64/萬。縣防疫站積極采取措施,至1965年全縣發病減少到396人。“文革”期間,防疫站一度被撤,發病率大幅度回升。1971年發病13966例,發病率達445.3/萬,比1965年增加430.10/萬。恢復后的防疫站積極采取措施,對337個高疫區生產隊的7000人,進行預防服藥和現癥病人根治。1974年由一批醫務人員率497名赤腳醫生、1821名生產隊衛生員上門送藥,“送藥到手,看服到口,不服不走”,預防服藥達28.1萬人。發病率大幅度下降。1985年全縣發病降至295人。1988年下降到55人。1988年比1965年下降了81. 35%。【絲蟲病】 1958~1982年大庸縣全面開展對絲蟲病的普查和防治,歷時24年。省、州衛生防疫部門分別于1975年、1978年,來大庸做過蟲體顯微觀察,結合體癥調查分析,確認為斑氏絲蟲,密度計算在1~10條之間,屬于斑氏絲蟲病低度流行區。1975年血檢19164人,陽性154人。全縣除永定鎮和西溪坪區外,6個區均查出絲蟲病徽絲蚴陽性者。疫區為青安坪、羅塔坪、溫塘、三家館、大坪、四都坪、沅溪、三岔、中湖、橋頭、羅水、禹溪、協合、大庸所、謝家埡、雙溪橋、王家坪等17個公社,占全縣公社數48.57%,疫區大隊67個。對絲蟲病的防治:一是重點社隊全民服食海鹽;二是開展大面積復查復治。1978年開始到1984年省衛生廳組織驗收,血檢7000多人,未發現絲蟲病患者,完全符合基本消滅絲蟲病的部分標準,給大庸頒發了基本消滅絲蟲病的合格證書。據統計,1958~1985年,桑植縣先后進行絲蟲病普查8次,共771453人次,微陽5840人,免費治療5836人,微陽率由1958年的2.93%下降到1985年的0.05%。1985年省“絲防”效果考核組來桑進行考核,抽查10個鄉12個村,血檢8377人,微陽1例。以村為單位微陽在0 .15%以下,達到了衛生部頒布的基本消滅絲蟲病標準。是年,省衛生廳頒發了基本消滅絲蟲病合格證書和獎狀。 【鉤體病】 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 病),民間俗稱“紅痧癥”。永定鉤體病的 疫區范圍分布在楓香崗、城郊、協合、四 都坪、沅溪、教字埡、西溪坪等地。1970 年開始有本病報告,至1975年共報告22 例,4人死亡。其中1971年11例,4人 死亡。1976年以后,大力開展鉤體病的 防治,普種鉤體菌苗,對疫區范圍的 2537個生產隊的203908人接種菌苗后, 一度控制了本病的流行。從1976~1986 年的11年間未報告本病發生。80年代的 后期,鉤體菌苗的接種工作曾一度有所放 松,接種面和接種人數銳減;加之十多年 未發生本病,警惕性放松,人工建立起來 的免疫屏障消失,人群免疫力降低。1987 年、1988年西溪坪兩岔溪、沙堤、新橋 等地又有本病發生,其發病率之高,病死 率之劇也屬首見,并有逐年上升之趨勢。 1970年,桑植縣涼水口公社魚漤溪大隊 發病16例,死亡2例;1971年發病l 例;1973年涼水口區發病11例。1974年 7~9月,縣防疫站組織2人防治研究小 組,在涼水口、橋自彎、苦竹坪、沙塔坪 公社重點疫區對疑似患者和健康人采血 114份直接鏡檢,發現63人帶有鉤體; 1975年在該地區老疫區捕捉鼠類235只, 從黑線姬鼠中檢查出陽性14株,帶菌率 8.1%;從143份豬腎臟組織中檢查出鉤 體27份,凝集溶解試驗以波摩那群為主。 1978年赤溪公社冒水溪大隊發病4例, 系漏注鉤體疫苗所致,以后未見此病發 生。 【鉤蟲病】 桑植縣染鉤蟲病者亦多。 據1972年對官地坪、涼水口、五道水、 陳家河4個區105821人普查統計,共檢 查出陽性病50976人,全部免費服滅蟲寧 治療。此后每年對學生進行鉤蟲病普查, 給予免費治療。 【肺吸蟲病】 此病1980年在桑植縣沙 塔坪公社向家灣大隊四生產隊、彭家灣大 隊四生產隊,進行現場調查,皮試450 人,陽性106人,陽性率在23.56%.在 沙塔坪、苦竹坪、龍潭坪、四方溪等公社 捕捉中華巨趾蟹332只,其中感染囊蚴蟹10只,共發現囊蚴20個。【血吸蟲病】 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寄生蟲病源。慈利縣廣福橋鄉桃溪村,1939~1949年,死于血吸蟲病者達150人,有19戶絕代。解放前夕,該村133戶,遺留51個寡婦,該村的張家坪人稱“寡婦坪”,桃子溪叫做“討子溪”。當地農民由于長期貧病交迫,形成愈貧愈病、愈病愈窮的惡性循環。特別是晚期血吸蟲病人肝硬化腹水,當地稱為“筲箕鼓”。其癥狀是:“臉色如黃瓜,臂瘦如絲瓜、肚大如南瓜”,最后失去勞動能力,直至被折磨而死。因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當地曾流傳著這樣的民謠:“養女奠嫁桃溪河,貧病交迫苦難多。婦女肚大不懷孕,男人變成佗仁婆”。1955年冬,中共慈利縣委組織300多名醫務人員普查釘鏍與血吸蟲病,查出碾子凸、氽湖、西泉堰等8處有疑似血吸蟲病人。經常德專署衛生科和省血防辦公室復核和化驗鑒定,桃子溪既有釘鏍又有病人病畜,訂定為“山丘溝港型血吸蟲病疫區”。以后,通過普查,全縣6個區中有環溪、龍潭河、巖泊渡、溪口4個區發現血吸蟲病人,但無傳播本病的釘螺,患者是在庭湖區或其他疫區感染的,屬“輸入性疫區”。1955年10月,成立縣血吸蟲病防治委員會,后改為中共慈利縣委血防領導小組。血防組經過疫情調查,發現32條溝港均有釘鏍,面積445畝。平均密度每O.l平方米28只,最高達400只。經皮內試驗1323人(男728,女595),糞便檢查2726人次,查出血吸蟲病人238人,感染率為17 .99%。患者有晚期病人86名(男75,女11),血防組先后收治8批病人,累計治療450人次。同時,結合農田水利建設,開展滅螺運動。將5條有螺主溝截彎改直,埋舊開新,全長1. 85萬米。另在無螺地段開新溝4條,對密度較低的支溝,普遍進行藥物滅螺。經過連續30多年的艱辛努力,至1985年8月,省血防領導小組委派38名專家、教授、血防骨干對疫區進行螺情、病情和保蟲病主進行全面調查考核,結果均達到了中央規定的消滅血吸蟲病標準,慈利遂成為湖南第一個消滅血吸蟲病的縣。【病毒性肝炎】 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種,永定1960年首次報告病毒性肝炎的發生,發病率的波動較大。1983年發病率最低,為20.38/10萬,自該年起,發病率的總趨勢是上升的,發病率最高的年份1986年,達246/10萬。大庸縣報告的為甲、乙二型,而暴發流行的主要是甲型肝炎,多發生在中小學校。1986年5月至6月,謝家埡鄉金崗小學發生甲型肝炎暴發性流行,全校118名學生及教職員工中發病62人,發病率高達52.24%,經流行病學調查確診為水型暴發,其強度為大庸歷史上所罕見。疫情上報后,縣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各級領導率領衛生防疫醫務人員深入該校撲滅疫情,及時控制了病勢發展。永定乙型肝炎多為散發病例,據1988年對近幾年的各類人群調查統計,人群HBsAg,陽性率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慈利,1958~1987年發病率不斷增高。50年代平均發病率為4.6/10萬;60年代平均發病率為12.2/10萬,其中1960年高達39. 39/10萬;70年代平均發病率為98. 86/10萬,其中1973年高達223.54/10萬;1980~1987年,平均發病率為151. 86/10萬,其中1980年高達272 .1/10萬。病毒性肝炎,為桑植縣高發傳染病。1958年發病14例,以后持續上升,1980年發病率達1078例,死亡2例。縣人民醫院采用風白片治療肝炎取得較好療效。【炭疽病】 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烈性傳染病。永定青安坪鄉安坪村一位81歲老人回憶,她家于1947年病死一頭耕牛,丈夫、兒子因剝死牛后二三天內相繼死亡,女婿也在手臂上長了一些“黑頭疔”,經草醫治療幸免于死,但手上疤痕仍存,以后屢有耕牛病死發生,均未引起警惕,也未確診,更無防疫措施可言。1972年7月17日至8月15日,青安坪公社土漿旮和安坪大隊炭疽流行,這是新中國建立后炭疽病在大庸人群中惟一的一次流行。患者15人、死1人,病牛9頭、死6頭,病豬8頭、死3頭,病4只、死2只,病羊一只死亡,病貓一只死亡。這次炭疽病流行的傳染源系病牛。疫情發生后,州、縣衛生防疫站醫務人員根據采樣培養,發現炭疽桿菌,確診為炭疽病。徹底消毒疫區,接種炭疽菌苗,制止了疫情擴散。1982年,合作橋鄉王家灣大隊一頭耕牛患炭疽病死亡,縣衛生防疫站派人深入疫區處理,采取了消毒和接種炭疽菌苗的措施,處理及時未在人群中引起發病。【狂病】 1952年11月,永定首次流行狂病,歷時三年,共發病39人且全部死亡。至1976年無本病發生。1977年11月,雙溪橋公社發現狂傷人,一人發病死亡,被狂咬傷的豬、牛、羊亦相繼死亡,此后半年內銷聲匿跡。1978年5月突然出現較多狂傷人,首先分布于沅古坪區六個公社,播及全縣。導致學生不敢上學、婦女害怕出門,男人夜晚外出亦提心吊膽。縣成立除害滅病領導小組,縣委召開緊急電話會,并下發消滅狂病的文件,調動持槍民兵捕殺狂。縣衛生防疫站組織大批狂病毒血清,積極為被咬的病人注射疫苗預防發病。1981年2月21日,縣人民政府發出《關于迅速防治狂病的緊急通知》,召開三次電話會議要求各地捕殺家。一個月內捕殺家4715條。自此,狂傷人的現象迅速減少。1982年下半年未發現新的咬傷病人。但以前咬傷的未及時注射疫苗而發病者仍有出現。1977年到1988年的12年內,據統計發生狂病115例,未發現一例治愈。桑植,1977年以前未統計。1978年3月從慈利、石門竄入狂咬傷39人;1979年咬傷25人;1980年從永順、大庸竄入狂咬傷476人;上街公社冒水孔、利必溪大隊僅一天多時間,被瘋咬傷致死的耕牛9頭,人們恐不敢出門。1981年疫區擴展到四十多個公社,咬傷600多人。縣政府頒發《關于預防消滅狂病的布告》,規定捕殺家,對獵、警、科研用實施登記免疫圈養。全縣滅萬余只,狂病雖有減少,但仍然傳播流行。1982年狂咬傷四百多人,發病死亡24人。3月4日一天內上街公社被狂咬傷5人。縣政府發出《關于迅速控制和消滅狂病的緊急通知》和《關于切實做好家免疫注射工作的通知》,衛生部門配合畜牧部門對10230只家進行預防注射,全縣滅1. 37萬只。1978—1985年,全縣累計被狂咬傷2000多人,發病188人,死亡率100%。1983年對49例狂病死者進行回顧性調查,狂病潛伏期最短為4天,最長為354天。【地甲病】 全稱地方性甲狀腺腫,民間俗稱“大頸便病”、“泡頸病”。永定從1957年起,開展對地甲病的查治工作。據1957年普查統計,患病率為2.4%。1978年普查全縣3歲以上的人口共255418人,患病率達15 .72%,較1957年上升5.55倍。1981年普查全縣無空白地區和空白公社。患病率最低的地區也在10%以上,還有一些高發點,如三坪楠木溪患病率達57.74%。1984年全縣普查,患病率上升到25.69%。1984年為控制地甲病,在全縣供應碘鹽,碘鹽供應占銷售鹽總量的100%;1985年縣鹽業公司將碘鹽改為小包裝(每袋1公斤)供應,全縣人平用鹽月達0.47公斤,戶用鹽有碘率達99. 51%。全縣對全部患者和生理性甲狀腺腫大者進行了碘制劑藥物治療。1986年10月,經湖南省地甲病防治效果考核組檢查驗收,認為大庸市地甲病防治效果達到控制的標準,驗收合格。桑植縣屬低碘性地甲病區,水含碘量低于正常標準。1979年,全縣普查患病4434例,患病率1. 33%。在竹葉坪、走馬坪、廖家村、河口、洪家關、官地坪、涼水口、龍潭坪、苦竹坪、四方溪10個發病率高的公社,開展碘鹽防治試點工作。1985年對病區鄉的106816人和非病區鄉的219255人普查,患病率3.32%,其中甲狀腺I度腫大者10859人,患病率在3%以上的鄉有人潮溪、官地坪、新街、谷羅山、四方溪、龍潭坪、瑞塔鋪、芙蓉橋、空殼樹、劉家坪等10個鄉(鎮)。同年,在全縣范圍內,供應食用碘鹽開展補碘防治,對高病率區進行碘油丸防治。10月,省地甲考核驗收小組,在洪家關鄉抽查3個村1316人,患病2人,患病率0.63%;中、小學生335人,患病1人,生理性腫大44例,腫大率13.3%.達到衛生部頒發基本控制地甲病標準。12月,省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授予桑植基本控制地甲病合格證書。地氟病:1985年對澧水及其他飲水源采樣96份測定,水氟含量o-4ug/L.超過O.1ug/L的有36份,尤以澧水為重。鄉鎮水井采樣9份,有4份超標,氟含量0.04 - 0.24ug/L。對6678名小學生進行地氟病線索調查,發現123人患病。慈利縣病區流傳著“一代長頸皰(地甲病),二代生蠢寶(克汀病).三代四代就完了(絕后代)”的民謠。1978年冬,全縣普查404966人,有地甲病患者19315人,患病率4.77%,按照全國病區劃分標準,有金巖、溪口、溪、甘堰、陽和、許家坊、金坪、高橋、龍潭河、零溪、宜沖橋11個重病區公社,患者共17898人,占全縣地甲病92.6%。特別是金巖公社16500人中,普查14205人,查出地甲病7671,患病率高達54%。其中敏家、三元、劉坪大隊患病率高達72%。該公社金雞大隊木那溪生產隊世世代代受地甲病、克汀病折磨。1979年全隊13戶56人(其中成年31人),無一人身高超過1.5米,無一人能挑百斤擔。歷年招工、征兵都因體檢不合格而不能錄取。該公社敏家小學1979年上期學生200人,地甲病患者占94%,引起省、地區領導關注。省地縣防疫站聯合組成防治工作組常駐金巖,重點防治。1986年,經省、地區考核驗收,全縣地甲病防治各項指標,均已達標,成為全省防治地甲病首批達標縣之一。【克汀病】 慈利,1978年發現金巖公社有典型克汀病三百多例,甘堰公社八十多例,其他公社五百余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為了防治克汀病,全縣給妊娠婦女補碘,除連年供應碘鹽外,對有生育能力的婦女免費送服碘油膠丸26422人次。1982年以來,全縣已杜絕出生克汀病兒。1985年5月,省地方病防治辦公室撥款,在金巖鄉舉辦湖南省第一期克汀病育智班,招收7~14歲患兒24名,5名工作人員在專業醫務人員指導下,負責醫療、護理和培訓工作。對患兒的智力訓練,按《湖南省克汀病育智班教材》,采取直觀、形象、手語等教學方法,利用教具、圖片、模型輔助教學。通過兩年培訓,17人聽力和口語顯著進步,5名既聾又啞患兒提高了聽力,能單詞發音,平均身高增加8.2厘米,體重增加5.6公斤。除3人不識字外,其余能識50~200個漢字,最多的能識400個,有16人能演算加減法,6人能數指頭,一般都學會了洗衣、搬柴、種菜、除草等簡易勞動。該班兩年期滿后,按時結業回家。北京《盲聾之音》雜志和《湖南日報》對此分別作了專題報道。【麻瘋病】 1949年以前的歷代政府對麻瘋病無可奈何,也無防治管理機構,病人及家屬深遭社會疏遠及歧視。麻瘋病流行境內,被視為不治之癥,患者倍受歧視,更有甚者被慘遭火燒、水淹、活埋,有的則被逼避深山獨居,凄涼殘生。民國37年(1948)年,桑植縣一位姓田的病人被保長活活燒死。新中國建立后,人民政府關心麻瘋病人的防治。1952年11月20日,大庸麻瘋醫院在距縣城22.5公里的漩水建立,可容納200病人住院治療。永定麻瘋病分布和流行于教子埡、大溶溪、新橋和官黎坪、大橋辦事處等地區。發病率最高的是官坪鄉、橋頭鄉和沙堤鄉,平均發病率均超過12/10萬。其流行和分布特點是局限性,點簇狀集聚分布和不均勻流行。男性和女性發病率為4.5:1;尤以青壯年農民為主。大庸從1953年至1988年底共調查發現麻瘋病人776例(其中復發22例),平均發病率為0.54%,治愈617例。累計治愈率83.37%。1983年至1988年麻瘋病每年以18.75%的速度遞減,平均治愈率比1982年提高7.24%,有效地控制了麻瘋病在縣內的流行。1988年全縣已有50%的鄉鎮、辦事處消滅了麻瘋病。麻瘋病患者由國家免費治療。1983年前以長期服用氨苯砜為主,療效較差。1986年起全面采用聯合化療,總有效率達94.8%。1987年10月21日中國麻瘋病協會理事長馬海德博士.1988年10月27日瑞典麻瘋病專家斯坦斯夫婦,分別視察和肯定了永定麻瘋病防治工作,對防治中存在問題也提出了意見。為滿足永定麻瘋病防治需要,上級無償撥給15.5萬元的防治設備。桑植縣政府于1953年9月,派7名醫生及工作人員于打鼓泉鄉水田坪建立麻瘋病管理所,此后相繼改名為水田坪醫療站、水田坪防治站,免費收治全縣麻瘋病人。1960年開展植眉術試驗成功。80年代以前,防治的重點是隔離治療,藥物以DDS(氨苯砜)為主。80年代初,重點轉向社會防治,病人由住院隔離治療逐步改為家庭治療,發現病人的方式由全民普查改為線索調查,重點普查,家庭健康檢查,衛生院報病和門診接診。1984年開始推行DDS、利福平、B663聯合化療。1986年在縣城朱家臺改設皮膚病防治所,開展門診。到1988年底,累計收治病人1131例,治愈949例,治愈率84%。全縣麻瘋病率由1953的31/10萬下降到1/10萬,患病率從1.7%下降到0.14%.先后5次被評為全省麻瘋病防治先進單位,3次評為全國先進單位。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上一篇:地方西醫
下一篇:醫療機構(一)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